这4个坏习惯一直在给肾脏“埋雷”!

彦先生今年38岁,一个月前确诊尿毒症,但患病以来他都很难接受这个现实:怎么突然就患病了?

其实前几个月他就有过症状,当时就有频繁的头晕气短、恶心,测了血压高达200/120mmHg,但只是以为可能高血压又犯了,把血压控制好就没事。

直到后来陆陆续续出现酱油尿和贫血等症状,他才意识到不对劲,经尿检和抽血化验显示尿蛋白2+、血肌酐为983.4μmol/L,已经达到尿毒症水平!

医生提醒,如果早点发现其实到不了现在这一步。

一、从一颗好肾到尿毒症有几步?

所谓尿毒症,实际就是肾脏功能衰竭后导致无法正常代谢,导致体内废物、尿素和多余的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体外,长期滞留引起的一系列“中毒”症状。

最新的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达到了10.8%,其中慢性肾衰患者就有100万例左右,而慢性肾衰的终点就是“尿毒症”。

近年来,尿毒症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10-30岁患者比例甚至占到总数的40%。

很多人一检查就是尿毒症,不明白自己怎么突然就尿毒症了?

其实肾衰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慢慢演化的过程。从正常肾脏发展到尿毒症,通常会经历4个阶段:

首先是肾功能下降,日常可能没什么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贫血、乏力、专注力差等症状;这时候可能就演化到第二阶段肾功能不全,肾脏开始无法正常排泄和代谢;

随着肾功能持续恶化,就会走到第三阶段肾功能衰竭,患者症状会更严重,夜尿增多,而且血肌酐和尿素氮指数也很高;最后发展到终末期就是尿毒症

二、这4个坏习惯一直在给肾脏“埋雷”!

肾脏比我们想象的要忙很多,它承担了尿液生成、体液平衡、内分泌正常等多个责任,是当之无愧的劳模代表,研究表明,一颗健康的肾脏每天总滤液量达180升,每小时过滤血液次数达15遍。

即使部分肾功能受损后,只要还有正常的肾单位,依然会维持人体运转代谢所需,虽然肾脏功能很强大,但它也是很脆弱的器官,一旦受损严重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深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王圳提醒,日常的不良习惯是导致肾脏损伤的重要因素,尤其以下4个行为,可能在默默伤害的你的肾脏:

1、熬夜

肾脏排毒和代谢的时间往往是在夜间进行,如果长期熬夜,肾脏无法正常工作,也会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累积,增加免疫负担,也会影响肾脏正常功能。

2、憋尿

很多人习惯憋尿,其实这个习惯很伤肾,首当其冲就是括约肌或逼尿肌无力,增加尿频、尿急风险,加上尿液长期滞留,里面的细菌和有害物质也会给尿道以及肾脏造成感染、发炎相关疾病,进而损伤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