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困扰无数爱美人士的问题。多年来,关于染发剂与癌症的关联争议不断,尽管缺乏明确证据,但舆论的担忧始终未消散。如今,哈佛医学院与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等顶尖机构联合开展的一项重磅研究,终于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给出了更清晰的答案,为大众的染发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项研究之所以具有说服力,源于其庞大的样本量与漫长的随访周期。研究团队选取了 117200 名女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的染发习惯与癌症发病情况进行了长达 36 年的追踪记录。在这三十余年间,共有 20805 名女护士被确诊癌症,其中 4860 人因癌症去世。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追踪,让研究结论具备了较高的可信度。
在排除了年龄、吸烟、饮食、家族癌症史等可能影响癌症发病的干扰因素后,研究团队发现,使用永久染发剂的人群与不使用染发剂的人群相比,部分癌症的发病风险确实存在差异。其中,皮肤基底细胞癌的风险上升尤为明显,而天生发色较浅的人,这一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6%。皮肤基底细胞癌虽多为良性且预后较好,但这一发现仍提醒浅发色人群在使用永久染发剂时需更加谨慎。
除了皮肤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也与永久染发剂的使用频率呈现出一定的关联。研究数据显示,染发次数每增加 50 次,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就会上升 1%-2%。这意味着,若一个人每年染发 4 次,12.5 年后乳腺癌风险就可能增加 1%-2%。虽然单次风险增幅看似不大,但长期高频次使用,累积的风险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更需重视这一潜在风险。
卵巢癌的风险变化同样值得关注。研究发现,使用永久染发剂的人群,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比不使用的人群高出 21%,且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和每次使用剂量的增多,这一风险还会持续上升。卵巢癌因早期症状不明显,被称为 “沉默的杀手”,其风险的显著上升,为女性敲响了警钟,也让永久染发剂的安全性再次成为焦点。
不过,研究也带来了一些相对 “安心” 的结论:在脑癌、结直肠癌、肺癌、肾癌等大多数常见癌症中,并未发现使用永久染发剂与这些癌症的发病风险及死亡风险存在显著相关性。这意味着,大众无需因担忧这些癌症而完全杜绝染发,但仍需针对已证实有风险关联的癌症类型做好防范。
对于有染发需求的人群,结合这项研究结果,不妨调整染发习惯:尽量减少染发频率,避免每年多次染发;若需染发,可优先选择半永久或植物性染发剂,降低化学物质对身体的潜在影响;染发时注意做好头皮防护,避免染发剂直接接触破损头皮;染发后及时彻底清洗头发,减少化学物质残留。同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尤其是针对乳腺癌、卵巢癌等与染发剂有风险关联的癌症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哈佛这项长达 36 年的研究,既没有完全否定染发行为,也没有忽视其潜在风险,而是以科学数据为依据,为大众提供了更精准的风险参考。在追求美丽的同时,兼顾健康安全,才是更理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