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肠道里长息肉,身体或有4个提示
当肠道内出现息肉时,身体可能会有一些症状表现,这几个症状相对常见。
1、便血
便血是肠息肉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一些经常便秘的人群,粪便较为干结在经过息肉时容易摩擦出血,肉眼可见有暗红色的血性液体。一些出血量不多的可能肉眼不可见,但在显微镜下可发现大便隐血阳性。
2、息肉脱出
一些位置较靠近肛门的带蒂息肉,排便时可能会从肛门外脱出,颜色为鲜红色,便后可自行还纳。
3、排便习惯改变
息肉在直肠远端或是体积较大时,会影响到肠道的正常蠕动,排便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从而引起排便习惯改变,可能表现为里急后重、排便时间不规律、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4、腹痛
在胃肠道蠕动时,息肉可能会受到刺激,从而引起痉挛性腹痛发生,表现为腹部突然剧烈疼痛,在蠕动减少后可缓解。
三、检查发现息肉该怎么办?
在发现肠道存在息肉后,一般是建议及时切除,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很多结直肠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确诊时很多已经到达了中晚期。
《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中一项涉及10万余名受试者的大规模研究称,所有息肉都有癌变的可能性。医生建议普通人在50岁之后每5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若发现过息肉的话,则建议缩短检查频率,每3年进行一次肠镜。
尤其是两种肠息肉100%变成癌,分别是腺瘤性息肉和家族性息肉,这2种息肉一旦发现要立即切除!
也别过于担心,大部分息肉还是良性的,日常可做好这几件事,对预防息肉恶变有帮助。
1、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新鲜的蔬果内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等成分,可促进胃肠道蠕动,让肠道内的代谢废物、毒素尽快排出,保持肠道菌群平衡,降低息肉的发生风险。
2、保持充足的饮水量
充足的水分摄入可帮助清除肠道内的有害垃圾,对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帮助,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L左右,肾功能异常的人群饮水量要遵医嘱。
3、坚持适当的运动
运动可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增强身体抵抗力,对预防疾病发生很有帮助。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保持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跑步均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已经发现息肉的人群而言,别过于担心,大部分息肉都是良性的,及时切除或是定期随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