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告别谣言!盘点这些年豆腐背过的“锅”
近年来,关于豆腐的讨论中出现了不少负面言论,甚至有人说吃豆腐会引发各种疾病,事情是真是假?辟谣来了!
谣言一:吃豆腐易患肾结石
这个说法起因是豆腐中含有一定的草酸,而草酸又是导致肾结石的因素之一。其实,豆腐很冤枉!
大豆中除了草酸还有钙,两者结合后会生成草酸钙,最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且豆腐经过多重加工后,草酸含量已经非常低,人体即便摄入低数量的草酸也可以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并不会引发大量草酸滞留的情况,没有必要担心引发肾结石。
谣言二:吃豆腐会刺激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生除了饮食不良习惯外,还受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还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食用豆腐可能引发糖尿病。与其担心豆腐,日常中糖分和碳水摄入量更值得关注。
谣言三:吃豆腐会变娘得癌
有人说豆腐中含有植物雌激素,多吃会变“娘”,女性还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事实上这里的植物雌激素就是大豆异黄酮,和雌激素不是一个东西,男性即便摄入一定的大豆异黄酮也不会影响男性变性。
《欧洲流行病学杂志》上一项关于30万女性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指出,大豆摄入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而且每日多吃10mg大豆异黄酮,还可以降低3%的乳腺癌发生率,对女性健康更有益。
四、“豆腐3不吃,吃了人难安”
虽然豆腐有很多健康益处,但不是所有的豆腐都无害,尤其是以下三种豆腐,劝你别吃。
1、发酸的豆腐
豆腐发酸是变质的信号,说明豆腐内部已经开始繁殖细菌了,此时蛋白质开始分解并产生一定异味。别以为加热煮熟就没事了,这种豆腐吃了轻则消化不良,重则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建议买新鲜日期的豆腐,即买即用,不要过度冷藏。
2、黏手的豆腐
豆腐如果出现黏腻感一般是细菌滋生腐败的节奏,即使看起来没有任何异常,但这种豆腐吃了很容易导致肠胃不适,建议豆腐买回来后,可以轻触表面,一般湿润但不黏手的才是新鲜的豆腐。
3、发白的豆腐
很多人以为豆腐就应该雪白透亮,实际上太白的豆腐可能是加了漂白剂的成果,正常豆腐应该是颜色呈乳白或略微发黄的 ,长期吃这种化学成分多的豆腐可能会增加肝脏、肾脏负担。
豆腐的质量好坏也会影响饮食健康安全,选购豆腐要注意避免潜在变质风险,饮食健康也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