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阳江的陈伯今年刚退休,但因为多年来高脂血症,加上去年查出了动脉斑块,现在几乎是药不离手。
为了能更好的解决这些定时炸弹,他也没有放弃过寻找能更好的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的方法。
直到偶然上网的时候看到有人长期不吃晚饭,成功改善了心血管问题后,想着少一餐也没啥,还能减肥,于是自己也跟风尝试了一段时间。
一开始,陈伯确实感觉身体轻盈了很多,睡眠质量也得到改善,当时他还满心欢喜。
但好景不长,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的胃部就经常隐隐作痛,还经常消化不良,给他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后来复诊一检查,血脂水平不降反升,血管硬化症状也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除此之外,他还确诊了营养不良、胃炎等多种消化问题,让本就受打击的他更闹心。
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不吃晚饭竟然能闯这么大祸?
一、“过午不食”靠谱吗?
其实合理的限时饮食,确实可以起到控制热量的效果,甚至说法称“过午不食”更健康,为了探究什么时段禁食效果好,北京协和医院团队还做了相关研究,根据这篇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的报告显示,研究员将志愿者分为不吃晚饭(早上6-15点进食)、不吃早饭(11点-20点进食)和随时进食组。
经过5周的观察,发现不吃晚饭组和不吃早饭组都达到了控制热量的效果,而且不吃晚饭胰岛素抵抗降幅更高,相比于随时进食组,健康收益更大。
因此总结建议进食时间宜早不宜晚,尤其是早上6:00-15:00内进食,更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血脂、肥胖等相关风险。
那是不是就可以说明,不吃晚饭对身体更有利?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研究只是探讨了健康人群的禁食效果,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比如老年人本身就可能存在营养不良和能量获取不足的情况,再不吃晚饭就更容易出现低血糖的问题,加上饮食摄入不充分,很容易影响钙质吸收,也会增加骨骼健康风险。
另外有一些慢性病患者,比如糖尿病人也可能因为不吃晚饭,导致血糖波动,加重病情的风险。
最后,提醒大家,进食时间应该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安排,不要因为别人不吃晚饭就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