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件事别太勤快,对健康无益

        活在当下,身体健康最重要,怎么才能养出一个好身体?记住,有三件事别做太勤,对健康没太大帮助。
         运动别太勤。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运动时喜欢互相比一比,比谁走的步数多,比谁的运动量大。运动是为了健康,不是为了比拼。只有适合自己的运动,才是最好的运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骨科主任朱瑜琪提到,中老年人如果长时间暴走,最受伤的是膝盖里的半月板。一是连续不断地摩擦软骨,容易引发炎症和水肿;二是骨关节有使用年限,不管身体条件多好,骨关节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老化和功能退化。           正所谓 “生命在于勤运动,关节在于省着用”,运动要动得适度,动得到位。中老年人运动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散步、慢跑、游泳、太极等对关节冲击小的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身体微微发热、略有疲惫感为宜,切不可为了追求所谓的 “运动效果” 而盲目加大运动量。
        补钙别太勤。很多老年人都走入同一个 “补钙误区”:钙补得越多越好,骨头能长得更结实。其实并非如此,血液中的钙含量需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如果补得太多,钙含量过高,会引发高钙血症,并伴随一些并发症,比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疾病。所以,老年人补钙要做到 “适量” 和 “科学”,不能盲目追求量多。一般来说,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 800 毫克的钙。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来补充,比如多吃牛奶、豆制品、鱼虾等富含钙的食物。如果需要通过钙剂补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大量补钙。同时,适量补钙的同时,还要注意均衡饮食,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适量运动,增强骨骼的强度,这样才是保持骨骼健康的有效方法。
         睡觉别太勤。能睡是福,虽然睡得好是大补,但并非越多越好。复旦大学冯建峰教授带领的团队在《自然 – 衰老》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探讨了睡眠和中老年人大脑健康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每天睡 7 个小时对大脑最有好处。如果睡眠时间太短或者太长,都可能对认知能力、精神状态和大脑结构造成不利影响。睡眠时间过长,会导致身体代谢减慢,血液循环不畅,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长时间卧床还会使肌肉得不到锻炼,导致肌肉萎缩,身体的免疫力也会下降。睡得早、睡得长,不如睡得刚刚好,比起关注睡眠时间,提升睡眠质量更重要。中老年人可以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晚上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入睡,早上按时起床,避免熬夜和过度赖床。睡前可以泡泡脚、听听轻柔的音乐,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总之,中老年人在生活中要把握好度,运动、补钙、睡觉这三件事都不能太勤快,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才能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安享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