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加绒服凭借其厚实保暖的特性成为街头巷尾的常见装束。然而,一则关于 “复合加绒裤子有毒” 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让不少消费者对这类保暖衣物的安全性打上了问号。视频中提到,部分加绒服的绒面是用胶水粘连而成,存在甲醛含量超标的问题,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自己也曾遇到过类似情况 —— 绒面与外层布料轻易就能撕开,尤其是两者颜色存在差异时,大概率是使用胶水粘合的复合布,而甲醛超标可能诱发癌症。

事实上,“复合加绒” 是纺织行业中一种成熟的制作工艺,其原理是将面料与聚酯纤维等保暖材料通过特定方式复合在一起,以增强衣物的保暖性能。在复合过程中,胶水的使用确实是必要环节,但正规厂家通常会选用热熔胶。这种胶水具有质地柔软、粘性稳定且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在高温熔融状态下完成粘合后,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有害物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我国对纺织品有着严格的质量监管标准。正规渠道生产的加绒服在上市前,都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测,涵盖甲醛含量、pH 值、异味等多项指标。只要产品吊牌上标注了强制执行标准编号,例如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就意味着其符合安全纺织品生产要求,即便是婴幼儿穿着的加绒衣物,也会遵循更为严苛的安全规范。
不过,市场上也存在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压缩成本,违规使用 “油胶” 替代热熔胶。虽然油胶本身不含甲醛,但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多种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等。这些物质长期与皮肤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瘙痒等不适症状,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还会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潜在危害。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规避风险呢?首先,尽量选择正规品牌和渠道购买加绒服,仔细查看吊牌上的安全标准信息。其次,购买时可以闻一闻衣物是否有刺鼻气味,若存在明显异味,很可能是使用了劣质胶水,需谨慎购买。此外,新购买的加绒服在穿着前,最好先进行水洗,通过清水浸泡和洗涤,能有效去除衣物表面残留的有害物质。

总而言之,合格的加绒服并非 “毒物”,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消费者无需因网络传言而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掌握正确的选购和使用方法,才能在寒冬中既享受温暖,又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