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市场经历了剧烈的重构:拼多多与短视频平台迅猛崛起

01

我对双十一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11年前在阿里杭州总部围观实时更新的大促销售数据。0点刚过,优衣库迅速冲到服装排行榜第一名,热烈气氛感染下,我也想跟风下单,但五折的保暖内衣已然缺货。

当时的优衣库就像它用格子衫强绑定的大厂程序员一样受欢迎。冷门理工专业兴起“转码热”,我的一些单身女性朋友也把找对象的范围圈定在程序员群体,在她们眼里,优衣库的格子衫,不比LV的包包差。

优衣库的科技叙事赶上了那波科技热潮,它在2013年推出AIRism凉感面料、2019年推出HEATTECH功能性保暖内衣。我的一位自媒体朋友写过一篇优衣库是科技公司的稿子,被对方公关看到,大喜,很快建立联系,还把他请到日本去参观采访。

▲ 优衣库AIRism面料的某款T恤至今还在热销

与优衣库合作研发这些新型布料的是它的老朋友:日本纺织面料头部企业东丽公司。让优衣库在90年代名声大噪的摇粒绒系列,正是两家公司联手的结果。

造词艺术,在当时的服装跟科技互联网行业同样吃香。你很难分清楚,是高级新鲜的语言放大了光环,还是光环本身照亮了这些语言——当然,这在当时并不重要。

在中国,优衣库遇到了跟日本东丽公司同样重要的合作伙伴:阿里。

2009年4月,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在上海见到了马云,同行者还有优衣库中国区CEO潘宁、时任淘宝CEO陆兆禧。他们是为优衣库入驻淘宝商城的新闻发布会而来。

拼多多和短视频崛起的十年,也是优衣库和MUJI在中国失落的十年

回头来看,那是一场养成系合作的开始。

淘宝正在试图“变大”,淘宝商城需要优衣库这样的海外品牌壮门面。优衣库想要开拓线上渠道,它答应入驻淘宝的一项条件就是,让淘宝帮忙搭建官网。双方甚至专门抽调了人手去推进这个项目。优衣库的心思也不全在于销售额,基于电商数据,优衣库能快速获知,哪些区域的消费者是优衣库的忠实用户,这可以成为它为线下门店选址的参考。

一组数据是:优衣库在淘宝商城开店前,7年时间在中国拥有22家门店,此后两年间,门店数迅速扩展到40多家。

可以说,优衣库是摸着淘宝,挺进了中国市场的腹地。由此带来的业绩提升,也帮助柳井正回到日本首富的位置上。

02

无印良品没有吃到那波红利。

它直到2014年618前夕才在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天猫由淘宝商城改名而来,总裁是花名乔峰的王煜磊,但他的在任时间只有短短一年,相比当年惊心动魄的“锤子销量造假”和“特斯拉放鸽子”事件,引入无印良品,只算是寻常操作。

2014年的无印良品和天猫,彼此都没有那么需要。锦上添花的利益关系,意味着它们都不是彼此最重要的盼头。

当时天猫上的品牌旗舰店已经要以“万”家为单位来计算,其中包括Burberry、雅诗兰黛集团等奢侈品牌——它们显然比MUJI更能证明天猫的实力。MUJI这边呢,也忙着在中国线下开店,算下来,2014年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新门店诞生。叠加入驻天猫后带来的销量增长,中国大陆市场成为MUJI在2014财年海外成绩最好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