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是人们最早接触到的果树之一,在《山海经》中便有 “灵山其木桃李梅杏”的记载。
梅的果实于农历五月成熟,旧称梅实,可入药治病,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 “中品”。至清代人们一般用 熏制过的乌梅作为药用。
其因成熟程度和加工方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 未成熟时称为“青梅”, 初熟时称为 “黄梅”,通过 炮制加工后颜色变黑称为 “乌梅”。
乌梅可入药
乌梅的食用也 非常广泛,且历史悠久。如乌梅汤、或以梅作为主要原料的蜜饯等,都是古今人们日常喜爱的食用品。
抗炎、调节代谢
据现代研究表明,乌梅不但营养丰富,还有 很高的药用价值。
乌梅含柠檬酸19%、苹果酸15%,还含有甾(zāi)醇、挥发性成分、氨基酸、黄酮类、生物碱、苦杏仁苷及各种微量元素,它们在 抗炎、抗氧化、调节代谢等方面都各自发挥着作用。
那从中医角度来看,乌梅味酸性平,入肝、脾、肺和大肠经,有敛肺、涩肠、生津等功效。
用乌梅治病的机制之一是 取其酸味, 酸可开胃,刺激胃液分泌,有 生津开胃的 作用。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望梅止渴”,说的便也是此。
调治消化道肿瘤
而乌梅调治 “反胃噎嗝”之效,对于 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也大有益处。
此外,有研究拓展了乌梅在 肿瘤临床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发现乌梅其中的一定成分具有 防癌抗癌、强身延年的特色作用。
而在中医内科临床中,又常以乌梅为主,配伍其它健脾和胃的中草药治疗 癌前期病变,如 萎缩性胃炎等。
据报道,有的学者在10多年中,以乌梅配以有关中药治疗100余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后续做胃镜复查,胃炎多有 不同程度的好转,对抑制癌变有 积极意义。
膳食茶饮
下面,笔者给大家介绍一个乌梅茶饮,大家可以尝试一做!
乌梅桑葚饮
【原料】
乌梅8颗、陈皮10克、茯苓15克、桑葚10颗、玫瑰花2克、罗汉果小块。
【做法】
①所有食材稍微清洗一下;
②一起倒入锅中,倒适量水, 大火烧开转小火煮30分钟;
③可以加入 少量的罗汉果干,再煮10分钟即可。
乌梅味道酸涩,所以可以用罗汉果来调味,而酸味与甜味在一起,正好符合中医“酸甘化阴”的理论,能够迅速滋生津液,让身体恢复平衡,也有效缓解燥热伤津造成的口干舌燥。